打印

您当前的位置: 培养领域 养殖领域 课程建设

养殖领域教学大纲--《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

  • 发布日期:2010-04-13
  • 浏览次数:4754

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

Animal Reproduction Principle and Biotechnology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为农学类和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兽医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的学位课或选修课。动物繁殖学是研究动物繁殖规律、人工控制繁殖技术并提高动物繁殖力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阐述动物生殖生理的普遍规律及其种属特征,使硕士研究生能够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动物的繁殖实践;阐述现代繁殖技术的理论基础,传授操作技术,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技能训练;阐述动物繁殖力的理论和提高繁殖力的基本途径,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提高动物繁殖力和改进动物品质而工作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硕士研究生认识动物繁殖在畜牧业现代化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动物繁殖在当前国内外畜牧生产上的现状、成就、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使硕士研究生掌握动物繁殖学的基本原理和繁殖生物技术,具有动物生殖生理基础理论和繁殖操作技术以及解决在畜牧生产中如何提高繁殖力的问题。

在繁殖原理方面:掌握生殖激素对生殖的调控作用与机理,了解哺乳动物精子的发生过程、掌握精子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掌握雌性动物发情周期中卵巢及内分泌变化规律,了解受精原理,了解胚胎及胎儿发育规律,学会正常分娩的助产和新生仔畜的护理,掌握家畜繁殖力评价方法。

在繁殖生物技术方面:掌握动物发情鉴定和妊娠诊断方法,掌握牛马直肠检查方法,掌握主要动物的人工授精技术,了解应用激素制剂控制动物发情、排卵与分娩,掌握胚胎移植技术程序和牛、羊的胚胎移植技术,了解体外受精、配子与胚胎保存、胚胎显微操作、转基因、性别鉴定的技术程序。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动物繁殖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

2、生殖激素对繁殖的调控作用与机理

3、动物生殖生理

4、动物的繁殖力

5、发情鉴定与妊娠诊断

6、人工授精技术

7、胚胎移植技术

8、配子与胚胎生物技术

9、禽类繁殖生物技术

10、繁殖免疫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门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要求硕士研究生阅读指定参考书与参考文献。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硕士研究生掌握动物繁殖学的基本原理和繁殖生物技术,具有动物生殖生理基础理论和繁殖操作技术以及在畜牧生产中提高动物繁殖力,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术的能力以及为提高动物繁殖力和改进动物品质而工作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一般掌握与重点掌握,具体教学要求如下:

1、一般掌握内容:动物繁殖的现状、成就、发展趋势,哺乳动物精子的发生过程,精子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妊娠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正常分娩的助产和新生仔畜的护理,应用激素制剂控制动物发情、排卵与分娩,体外受精、配子与胚胎保存、胚胎显微操作、转基因、性别鉴定的技术程序与应用,禽类繁殖生物技术,繁殖免疫的原理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2、重点掌握内容:动物繁殖在现代畜牧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生殖器官的机能,生殖激素对繁殖的调控作用与机理,动物的初情期、性成熟、配种适龄及性行为,雌性动物发情周期,卵泡发育,排卵及黄体的形成与退化,受精原理与胚胎发育规律,动物发情鉴定和妊娠诊断方法,精液品质检查方法,主要动物的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程序和牛、羊的胚胎移植技术及在生产中的应用,家畜繁殖力的评价方法与提高动物繁殖力的措施。

四、参考学时分配

本课程2学分,总学时40。以专题讲授为主,参考学时分配如下:

序号

课程主要内容

学时分配

1

动物繁殖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

2

2

生殖激素对繁殖的调控作用与机理

4

3

动物生殖生理

12

4

动物的繁殖力

2

5

发情鉴定与妊娠诊断

4

6

人工授精技术

2

7

胚胎移植技术

4

8

配子与胚胎生物技术

6

9

禽类繁殖生物技术

2

10

繁殖免疫

2

合计

 

40

 

 

 

 

 

 

 

 

 

 

 

五、推荐教学用书

(一)教材

张嘉保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二)教学参考书

1.E.S.E.哈弗士.农畜繁殖学.第七版.2001

2.桑润滋.动物繁殖生物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  虚,张嘉保.动物繁殖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朱士恩.动物生殖生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撰写人

张嘉保    吉林大学

田见晖    中国农业大学

张守全    华南农业大学

吕文发    吉林农业大学

桑润滋    河北农业大学

朱士恩    中国农业大学

杨利国    华中农业大学

张兆旺    甘肃农业大学

李碧春    扬州大学

      广西大学

审核人

张忠诚    中国农业大学

卢克焕    广西大学

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09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