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领域师资培训
- 发布日期:2010-04-13
- 浏览次数:10872
编号:
领域名称:养殖领域
课程名称: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
第一负责人姓名:孙博兴 张嘉保
依托单位:吉林大学农学部
培训时间:
申请日期: 2010年 11月 7日
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制
|
一、项目的可行性 随着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培养单位和培养规模都有了较大增长。全国从事研究生《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也有近200人的师资力量。为了保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组织各培养单位从事《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教学及相关工作的老师进行集中培训有利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 我们选择的培训教材是2006年由教指委审批立项编写的《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现已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繁殖学基本理论、哺乳动物的受精、免疫繁殖技术、繁殖控制技术、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配子与胚胎工程、禽类繁殖生物技术等。师资培训有利于本学科教学内容的整体凝练。 邀请各培养单位的著名教授进行分章节教学示范,规范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发挥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优势,充分运用直观性强、效率高、信息量大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多媒体、数码摄像等)。师资培训也有利于本学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
|
二、依托培训单位的基本保障条件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吉林大学农学部座落在长春市西部,位于西安大路5333号。校园占地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各种建筑错落有致,办学和生活设施齐全。吉林大学农学部具有百年教育历史,近十几年来取得了重多教学科研成果,先后承担了“973”、“863”国家重大军事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国家、军队和省部级重点课题300余项,获得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80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130余项。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是吉林省重点学科,下设有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动物胚胎与生物工程实验室,以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为主干的畜牧学现已获批为国家一级博士点授权学科。现有教育部农林实践基地一个,培育国家动物新品种两个,军牧1号白猪和吉戎獭兔。 |
|
三、项目实施方案 1.组织教材编写单位及项目培养单位的知名教授进行培训内容选择、分工,并讨论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形成相对统一、规范的教学示范。此项内容主要以电话、网络勾通为主。 2.汇总教材各个章节的教学大纲与多媒体课件,分发给主要专家进行审定。 3.确定培训时各个章节的主讲教授与教学内容。 4.组织各培养单位的相关老师到长春市进行集中培训、参观。 |
|
四、项目组织管理 1.项目组织单位是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项目承办单位是吉林大学农学部。 2.成立师资培训专家组,由培训专家组对培训内容和教学示范进行审定。 3.成产师资培训会务组,负责联系各培养单位人员、会场、接待等事务。 |
|
五、培训效果和预期成果 通过对《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教学及相关工作的老师集中培训,凝练教学内容、规范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培养单位的教学水平,从而保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
七、经费 预计项目总经费 5万元 其中 申请拨款 3万元 经费使用具体预算: 1.教材费用 0.5万元 2.专家评审费 1万元 3.会场租用费 1万元 4.会议组织、会场布置、会议餐饮与参观等 2.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