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您当前的位置: 培养领域 渔业领域 课程建设

渔业领域教学大纲——《渔业设施与工程》

  • 发布日期:2010-12-16
  • 浏览次数:3746

《渔业设施与工程》教学大纲

1、课程名称:渔业设施与工程    Fishery Establishment and Engineering

   总学时:32     学分2

 

2、课程简介:

渔业设施与工程是渔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主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工厂化养殖,海水养殖设施,人工鱼礁设施,渔业设施与工程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题讨论。

 

3、教学目的(教学所达到的目标或效果,对提高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所起的作用):

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研究生熟悉渔业设施与工程的概念和特点,基本了解国内外渔业设施与工程发展概况,熟悉组织工厂化养鱼、网箱养鱼、人工鱼礁增殖渔业等的生产条件、原理、主要设施、关键技术和生产过程及生产所依托的相关领域在渔业生产中的作用,了解渔业设施与工程中的关键科学技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4、教学要求(是指对研究生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具体要求):

广泛阅读有关论文,掌握渔业设施与工程的基础理论、渔业生产方式和设计方法。

 

5、教学内容:

第一章 前言(3学时)

第一节 渔业设施与工程的概念

第二节 渔业设施与工程的生产形式和研究内容

第三节 传统渔业与设施渔业的区别

第四节 国内外设施渔业概况和渔业设施与工程学的作用

第二章 工厂化养鱼设施(8学时)

第一节 工厂化养鱼定义和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 基础设施和配置

第三节 养鱼车间和鱼池的配置

第四节 水质净化系统的配置

第五节 生产原理

第六节 开发和设计的关键技术

第三章 海水养殖设施(8学时)

第一节 网箱定义和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 网箱结构和种类

第三节 网箱系泊方案和养殖海区选择

第四节 网箱抗风浪能力

第五节 网箱养殖技术和生产原理

第六节 网箱开发和设计的关键技术

第七节 浅海围网工程和养殖技术

第四章 人工鱼礁设施(8学时)

第一节 人工鱼礁定义和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 人工鱼礁结构和种类

第三节 鱼礁的流场效应和鱼类行为

第四节 鱼礁与集鱼机理

第五节 人工鱼礁敷设技术和海区投放

第六节 鱼礁渔场中捕捞和资源的关系

第七节 鱼礁效果评价技术

第八节 人工浮鱼礁建设关键技术

第五章 渔业设施与工程的科学技术(2学时)

第一节 渔业设施与工程的科研现状

第二节 渔业设施与工程的科技发展趋势

专题讨论:题目(3学时)

工厂化养鱼的关键设施和技术

养鱼网箱的设计

人工鱼礁的生态效应

 

6、考核方式:

采用写小论文、口试和笔试等形式,侧重考察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提高程度。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7、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

教材:

现代设施渔业,自编教材,宋伟华

参考书:

[1] 水產土木学,中村允;

[2] 人工鱼礁,佐藤修;

[3] 渔业工程学,黄朝禧;

[4] 水產養殖工程技術,杜守恩;

[5] 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实用技术,杨星星等。

[6] 每位研究生至少要读6-8篇论文或专业书,要有读书笔记。

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09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