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您当前的位置: 培养领域 渔业领域 课程建设

渔业领域教学大纲——《水产养殖理论与实践》

  • 发布日期:2010-12-16
  • 浏览次数:4320

1、课程名称:水产养殖理论与实践(案例教学)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quaculture

总学时:16     学分1

 

2、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专为渔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的主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全球及中国水产养殖历史、现状与未来,保水渔业理论与实践,水域生态学,水产养殖技术与示范,观赏鱼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疾病控制,遗传育种,养殖水化学调控,水产品营销与管理。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水产养殖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养殖技能

 

3、教学目的(教学所达到的目标或效果,对提高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所起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培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我国养殖及渔业等领域培养与输送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级人才。课程重点突出养殖生态学,促进养殖与生态的和谐,教授学生生态养殖理念及知识,启发学生生态养殖模式、技术及示范的创新思维,灌输养殖与渔业生产中的科学发展观,为新农村建设储备优秀人才。采用理论与技术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能力,拓展其国际视野及整体观,使学生掌握现代水产品繁育、育种、饲料营养加工与检测、疾病控制的新技术与新理念,水产养殖环境评估及产品营销能力。

 

4、教学要求(是指对研究生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具体要求):

要求对水产养殖发展的概况和研究进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目前和今后有重要发展前途的水产养殖技术、方法和研究领域有一定的深入理解,并能在养殖实践中应用。对今后水产养殖的发展做出自已的科学判断。

 

5、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全球水产养殖历史、现状与未来1学时)

第一节  全球水产养殖历史

第二节  全球水产养殖现状

第三节  全球及中国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章 水库湖泊的生态渔业理论与实践2学时)

第一节 水库湖泊生态渔业历史溯源

第二节 水库湖泊生态渔业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案例教学:千岛湖的保水渔业

 

第三章 集约化水产养殖技术与示范8学时)

第一节 集约化生态养殖理论与实践(案例:中华绒螯蟹和珍珠蚌)

第二节 设施渔业与养殖水化学(循环水养殖技术与水处理技术

第三节 遗传育种进展与趋势(案例:团头鲂“浦江1号”、康乐蚌、鲤鱼与草鱼杂交育种进展及研究方向等)

第四节 水产品营养学(案例:南美白对虾、日本沼虾)

第五节 水产品病虫害控制、渔药(案例:养殖动物中华绒螯蟹、罗非鱼和观赏动物中华鳖、锦鲤)

 

第四章 观赏鱼养殖3学时)

第一节 水族科学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

第二节 观赏鱼养殖技术

第三节 水族缸与景观设计

第四节 案例分析:锦鲤和金鱼

 

第五章 养殖水产品市场营销策略2学时)

第一节 水产品市场分析

第二节 水产品市场流通与品牌营销

第三节 水产品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

第四节 案例分析:罗非鱼、南美白对虾、珍珠蚌

 

6、考核方式:

课堂讨论成绩、平时成绩、读书报告形式进行考核。

 

7、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

[1] 王武主编. 《鱼类增养殖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2] 王武, 李应森编著. 《河蟹生态养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3] 王清印编著. 海水生态养殖理论与技术. 海洋出版社, 2005.

[4] 房海,陈翠珍,张晓. 《水产养殖动物病原细菌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5] 黄朝禧编著. 《水产养殖工程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5.

[6] 王清印、余来宁、杨宁生主编. 《中国水产生物种质资源与利用》. 海洋出版社, 2005.

[7] 王清印主编. 《海水养殖研究进展》. 海洋出版社. 2008.

[8] 刘其根主编. 《保水渔业理论与实践》. 待刊.

[9] 王克行主编. 《虾类健康养殖原理与技术》. 科学出版社, 2008.

[10] 许金梁著. 《水草种植与水族箱造景》.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11]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http://www.was.org/

[12] Aquaculture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http://www.aquanic.org/

[13] 国外期刊《Aquaculture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448486

 

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09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