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结构与变迁》
1、课程名称:农村社会结构与变迁 总学时:32
2、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专为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设的领域主干课程,主要是从结构的视角分析农村社会结构与变迁过程,考察农村社区构成要素,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介绍农村社会的功能。具体内容包括:农村社会成员及其结构与变迁;农村家庭结构、功能与变迁趋势;农村组织构成与发展;农村资源及其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变化趋势;农村文化的变迁与优秀农村文化保护;农村制度的功能与创新;农民的生活方式及其现代化;新型城乡关系的构建等。
3、教学目的(教学所达到的目标或效果,对提高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所起的作用):突出基本功原理的介绍和基本方法的掌握。遵守简单、应用的原则,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分析的视角与方法。是学生了解农村、分析研究农业以及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本课程将提供农村社会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是该专业方向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和必备基础。该教材的特色在于从社会结构视角分析农村社会发展动力和途径,为学员提供分析问题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4、教学要求(是指对研究生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具体要求):要求学员对构成农村社会的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有明确的认识,掌握分析农村社会的基本视角和方法。能够运用本课程的理论和方法解释具体的农村社会现象。在此基础上能够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方向做出判断。
5、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农村社会结构与变迁研究的意义
1.2农村社会结构与变迁理论;
1.3农村社会结构分析方法
第二章 农村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2.1农村人口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2.2农村人口分化与分层
2.3农村人口的流动及其影响
第三章 农村社会成员
3.1农村社会成员含义及其结构
3.2农民的社会角色及其特点
3.3农民问题表现及其解决
第四章 农村家庭
4.1农村家庭的特点
4.2农村家庭功能
4.3农户经营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 农村社会组织(上)—村民自治组织(乡村治理)
5.1村民自治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5.2村民自治的特点与职能
5.3乡村治理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第六章 农村社会组织(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6.1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6.2中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变迁
6.3中国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与对策
第七章 农村产业结构分析
7.1农村产业结构的概述
7.2农村各类产业的地位和特点
7.3农业产业的发展分析
7.4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趋势
第八章 农村社区
8.1社区的概念与理论
8.2农村社区的要素
8.3农村社区变迁
8.4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区发展
第九章 农村文化与农民生活方式
9.1农村文化概述
9.2农村文化的变迁
9.3农村文化建设
9.4农民生活方式及其变迁
9.5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第十章 农村社会制度
10.1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特征
10.2制度变迁理论
10.3农村社会制度的构成与演变
第十一章 城乡统筹及社会重构
11.1城乡统筹的含义与意义
11.2我国城乡关系的变迁轨迹;
11.3城乡统筹的内容与城乡一体化的构建
11.4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
6、考核方式:课程论文和平时成绩进行考核。
7、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主要参考教材(1)农村社会学 朱启臻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年第二版(2)农村社会学 钟涨宝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3)农村社会学 刘兴豪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 2007年2、近期学术型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

科技小院
在线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