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与良种繁育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40 总学分:2 实验学时:0 讲授学时:40 开课学期:春 秋必备基础知识及先修课程:要求先修课程包括植物学、遗传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等。参考教材:罗正荣,普通园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景士西,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徐跃进、胡春根,园艺植物育种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邓秀新、胡春根,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程金水,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张献龙、唐克轩,植物生物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方宣钧、吴为人、唐纪良,作物DNA标记辅助育种。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其他相关专业期刊。一、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注重专业知识间的整合和有机联系,根据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生源特点和先修课程基础,力求使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既有对园艺植物育种与良种繁育知识的整体认识,又与先修课程之间有明显不同的侧重点。在课程讲授上重点介绍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及其育种利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并推荐经典型、代表性文献和有关网站供学生自学和进行知识更新。二、课程学时分配
| 序号 | 章节名称 | 学时 | 讲授方式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备注 |
| 1 | 绪论 | 2 | 讲授 |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与意义;主要教学内容及其与先修课程间的关系;教学及考核方式;参考文献和网站。 | |
| 2 | 育种的细胞学和遗传学基础 | 2 | 讲授 | 教学重点:细胞学基础;遗传学基础;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 | |
| 3 | 种质资源 | 4 | 讲授 | 教学重点:种质鉴定;种质间的亲缘关系分析; 特殊种质的起源和进化研究。 | |
| 4 | 育种途径 | 4 | 讲授 | 教学重点:引种及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 | |
| 5 | 细胞工程育种 | 8 | 讲授 | 教学重点:胚培养;花药和花粉培养;细胞筛选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融合。 | |
| 6 | 基因工程育种 | 8 | 讲授2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 | 教学重点:目的基因克隆;载体构建;遗传转化;外源基因整合及表达的检测;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 | |
| 7 |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8 | 讲授 | 教学重点: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原理;分子图谱的构建;质量性状的分子标记;数量性状的分子标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
| 8 | 良种繁育与推广 | 4 | 讲授 | 教学重点:品种登记;品种审定;新品种保护;品种推广及良种繁育体系;无病毒良种工厂化生产。 |
三、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由课堂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成绩构成,课堂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查方式一般采用论文撰写和汇报交流方式进行,要求学生根据本门课程所学知识、查阅的相关资料撰写课程论文1篇,并在课堂内进行汇报交流。由任课教师或者课程组根据论文形式、质量、文献资料掌握情况、论文交流和汇报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科技小院
在线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