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National Steering Committee of Agricultural Graduate Education

推荐教材

草业领域研究生教学用书——《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理与技术》

2010-12-16 6553

分享:

《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理与技术》

1、教学用书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 戎郁萍 赵萌莉 韩国栋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出版。  

2、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草地资源的成因、分布、区划、评价、检测和草地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等内容。重点介绍了草地资源的成因、草地退化原因及防治、人类利用对草地资源施加的影响、草地动植物资源及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理及方法。对我国草地资源现状、面临问题及解决方式等当前紧要问题做了专门讲述。 

3、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草地的概念

一、草地的概念 

二、草地资源 

三、可持续的概念 

第二节草地资源的特征 

一、草地资源的自然属性 

二、草地资源的经济特性 

第三节草地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一、人口爆炸导致的资源危机 

二、草地面积与牧草产量 

三、畜产品的生产基地 

四、丰富的植物资源 

五、野生动物的栖息场所 

六、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七、生态屏障 

第四节草地资源面临的问题 

一、草地资源面积减小 

二、草地退化和荒漠化 

第二章草地资源的成因 

第一节草地资源形成的历史 

第二节非生物因素与草地形成 

一、气候因素—水热条件 

二、土地因素 第三节生物因素与草地形成 

一、植被与草地形成 

二、动物在草地形成中的作用 

第四节人类活动因素与草地形成 

一、放牧 

二、割草 

三、砍伐森林与开垦 

四、火烧 

五、人工草地与半人工草地 

第三章草地资源的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第一节草地资源的植被类型 

一、草原植被的特点及分布 

二、荒漠植被 

三、冻原植被 

四、疏林 

五、草甸 

六、沼泽 

第二节草地资源概述 

一、世界草地资源概述 

二、中国草地资源概述 

第三节中国草地资源分布

一、草地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二、草地的垂直分布规律 

三、草地的非地带性分布 

第四章草地的动植物资源

第一节草地植物资源 

一、草地植物组成及植物类型的特点 

二、禾本科植物在草地形成中的作用 

三、莎草科植物的作用 

四、藜科植物的作用 

五、菊科植物的作用 

六、豆科植物的作用 

七、草地植物的类型 

八、草地植物的经济类群 

第二节草地动物资源 

一、草地动物区系的组成 

二、草地动物的特点 

三、动物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草食家畜的种类与分布 

第三节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概念的提出 

二、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三、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 

四、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第四节草地生物多样性 

一、草原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分布 

二、物种的丰富度与特有性 

三、草地生物多样性利用现状及趋势 

四、物种威胁现状 

五、潜在威胁与保护的迫切性 

六、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第五节侵入植物对草地的影响 

一、侵入植物的概念 

二、侵入植物的危害 

第五章草地分类及区划 

第一节草地分类及其类型 

一、草地分类的目的 

二、草地分类的原则及标准 

三、我国现行的草地分类系统 

四、我国的主要草地类 

第二节国外草地分类简介 

一、前苏联的草地分类方法 

二、美国的草地分类方法 

三、澳大利亚的草地分类方法 

四、英国的草地分类方法 

第三节中国草地区划 

一、草地区划的目的 

二、草地区划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三、中国的主要草地区域 

第六章草地资源评价 

第一节草地资源评价概述 

一、草地资源评价的工作任务 

二、草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三、草地资源评价的工作程序 

四、草地资源评价体系 

第二节草地资源传统评价方法 

一、草地产草量评价法 

二、草地营养物质产量评价法 

三、草地等级评价法 

四、草地载畜量的评价方法 

五、草地畜产品评价法 

第三节草地利用单元与草地基况

一、草地利用及其划分 

二、草地基况评价 第四节草地资源健康评价 

一、草地健康的含义 

二、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 第五节草地生态系统服务 

一、维持大气组成 

二、保持基因库 

三、改善气候状况 

四、保持水土 

第七章草地资源监测

第一节地面监测 

一、地面监测的类型 

二、草地监测的周期、流程 

第二节草地资源的遥感监测 

一、信息源的获取 

二、图像纠正 

三、样本信息输入 

四、信息提取 

五、判读 

六、数据集成与管理 

第八章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学原理 

一、生态系统理论 

二、草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三、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第二节草地资源利用的农学原理 

一、草地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价值的变化 

二、草地的可培育性 

三、高效草地农业系统 

第三节草地资源利用的畜牧学原理 

一、家畜对牧草的需求 

二、草地牧草的供应特点 

三、可持续的草地—家畜系统 

第四节放牧地持续利用的方法 

一、放牧对植物和土壤的影响 

二、家畜对草地的利用 第五节割草地可持续利用的方法 

第五节

一、割草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二、割草地的类型 

三、割草地管理 第六节草地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与实践 

第六节

一、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二、以法制为手段,以调整载畜率为重点,强化草地资源的管理 

三、以放牧制度为中心,逐步实现草地利用的制度化和科学化 

四、解决冬春饲草及贮草备荒抗灾 

第七节国际可持续生态系统研究概况

一、人与生物圈计划(MAB) 

二、国际生物学计划(IBP) 

三、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四、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 

第九章草地资源保护

第一节草地资源退化与人类利用 

一、我国草地资源退化现状 

二、草地退化原因分析 

三、人类发展政策对草地的影响 

第二节草地资源退化的特点与分级 

一、草地退化的特征 

二、草地退化指标体系及草地退化等级的划分 

三、草地退化的典型案例分析 

四、草地退化的防治 

第三节我国草地保护与立法 

一、草地资源危机与立法危机 

二、草原立法的依据与主要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版权所有 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served 京ICP备 05004632号-3